宏观经济
第一节 宏观调控概述
一、概念
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之父)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特点是:宏观而不是微观,间接而不是直接。
“两只手”: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看得见的手
宏观调控
凯恩斯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看不见的手
市场手段
亚当·斯密
《国富论》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干扰项:促进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
2.增加就业
宏观调控的一个目标就是增加就业以达到充分就业,在实际统计中,一般用失业率来衡量一国的就业状况。
判断:充分就业也算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正确)
失业按原因可划分为以下类型:
(1)摩擦性失业。 一种短期的失业,如因为找工作、跳槽(如在办离职或在等待入职)或异地流动造成短期失业。
(2)结构性失业。 一个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技能不匹配。即既有失业人口,也有空缺岗位。
(3)周期性失业。凯恩斯提出,经济发展过程有大周期。注意:凯恩斯主义所指的失业类型、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所导致的失业类型、由于经济大环境差导致的失业类型。
(4)季节性失业。由于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所导致的间歇性生产,是短暂的情况。
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属于自然失业类型
3.稳定物价
(1)稳定物价就是抑制住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的稳定。
(2)通货膨胀。
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的经济现象叫作通货膨胀。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经济发展除了受到国内因素影响外,国外因素也会对一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故宏观调控需要注意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宏观调控的手段
1.经济手段 (是间接手段)
经济手段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手段,主要指的是各种经济政策,而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2.法律手段 (是间接手段)
法律手段主要是制定经济法规和运用经济法规。制定经济法规叫作经济立法,运用经济法规叫作经济司法。
例:制定《反垄断法》是经济立法,利用该法作判决是经济司法。
3.行政手段 (是直接手段)
行政手段主要包括行政命令、指示、规定、指标、禁止、整顿等,是最有强制力的手段。
注意宏观调控也有直接手段
【注意】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马政经重要理论来源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1)威廉·配第:著作《赋税论》。
(2)亚当·斯密:著作《国富论》。
(3)大卫·李嘉图: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2.凯恩斯:著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国家预算和税收等财政手段,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一、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它是指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货币资金。它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主要包括税、利、债、费四个部分。
二、财政支出
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它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
三、财政政策的种类
1.扩张性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
2.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
四、我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
1.国家预算。
2.税收。 (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
(1)税收特性:强制性(不交不行)、无偿性(交了白交,不会因为交得多就给钱作为补偿)、固定性(钱要按时按量交)。
(2)拉弗曲线:收税涉及税率的问题,拉弗曲线是倒 U 型,根据拉弗曲线可知税收并不是随着税率的增高在增高,当税率高过一定点后,税收的总额不仅不会增加,反而还会下降。
3.财政投资。
4.财政补贴。
5.国债。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以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的一种经济政策。
注意:调节货币的供应量,而非需求量。 货币的需求量:市场自身运行规律而产生的,中央银行无法调节,只能调节供应 量,使二者平衡。主体:央行。
二、货币政策工具
1.公开市场业务 (是最灵活的工具)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存款准备金率 (最猛烈的工具)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政府(具体由中央银行代表)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3.再贴现率
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4.利率
利率也称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借贷资金额即本金的比率。
注意: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统称货币政策“三大法宝”。 干扰项:利率。
5.汇率
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一般来说,本币汇率降低,即本币对外币贬值,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最后更新于